机甲坦克赛

大赛介绍

一、赛项背景 

       为了传承红色基因、培育尊崇文化。在中华民族迈进新的百年征程的今天,聚焦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,将科技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、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,鼓励新时代的青少年们,继承革命先辈的理想,勇攀科技高峰。引导青少年设计创作充满科技智慧的机器人,挑战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,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辈致敬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 比赛不限定器材品牌,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参与到开放创新的科技活动中,不受成品器材限制地发挥想象力,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发机器人项目。

二、赛项概要 

1.组别设置:


备注:表格中标注“●”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的项目

 2.每人限报一个项目;参加 RMRC 赛项的中学生均可以再报一个其它机器人赛项。 

 3.指导教师:不多于两人,由各学科教师、科技辅导员、少先队辅导员或校团委负责人共同指导。

4.国际赛事:RMRC 赛项与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接轨,鼓 励大学和中学联合组队,大学生与中学生人数比例为 1:1;指导教师不多于三人,大学指导教师不多于两人,高中和初中指导教师分别不多于一人;优秀队员纳入拔尖人才库,推荐参加机器人世界杯 RMRC 赛项国际比赛。致敬长征综合赛中学组与 RoboCup Junior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 Rescue Line 项目接轨,优秀队员纳入拔尖人才库,推荐参 RoboCup Junior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和国际比赛。

赛事通知(规则)

1.比赛内容:

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,参赛选手按照赛项任务完成机器人组 装制作,并记录过程形成项目报告。按照要求提交参赛资料并参与知识问答。现场比赛要求,参赛选手操控机器人通过能力检测区的障碍阻拦到达射击区,并完成指定射击任务。

2.创作工具:

(1)图形化编程软件/仿真物联网编程软件/Arduino IDE/Micropython 

(2)3D 设计软件 

(3) 开源智能硬件 

(4)3D 打印机

3.参赛作品要求:

(1)结构/外观: 

必须使用 3D 设计软件和 3D 打印制造技术制造机器人。机器人的发射装置产生的动能不能大于 1.8 焦耳。 

(2)尺寸:长宽不超过 28cm*22cm*28cm。

4.初赛作品提交内容和要求:

(1)报名表扫描件,PDF 格式。 

(2)项目报告,包含至少 5 个步骤的机器人组装过程,每 个步骤包括至少 1 张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,机器人完成后的三个不同角度的实物照片,机器人的接线原理图,PDF 格式。文字内容要求参赛选手手写,字迹清晰工整。 

(3)演示视频:包括机器人的基础运动功能和完成任务功能等展示,视频为横屏 16:9,时长不超过 2 分钟,大小不超过 100MB,mp4 格式。

(4)软硬件清单,PDF 格式。 

(5)提交的项目报告、视频等参赛资料必须相一致。

作品文件总大小不得超过 200MB。

5.场地示意图及说明:


场地长度和宽度为 200cm,中间斜坡,小木棍,木桩等障碍区每个区域存在相关的标记点,射击区内存在有目标靶。

6.现场赛任务及计分:

(1)比赛分为两轮进行,每轮比赛 3 分钟。 

(2)机器人由起点出发,通过能力监测区,每通过一个障碍物得 10 分。 

(3)机器人通过直角路口转弯得 10 分,没有执行转弯动作不得分。 

(4)机器人垂直一半以上位于射击区内,视为到达射击区。 

(5)机器人仅能在射击区内完成射击任务。 

(6)每击中一次目标得 20 分。 

(7)机器人冲出赛道或轮毂履带压到边界线,判定为重启, 必须回到起点处,扣 10 分,计时不停止。 

(8)机器人发生侧翻等问题影响正常移动,参赛选手可申请重启,重启机器人必须回到起点处,扣 10 分,计时不停止。

7.统分及排名规则:

(1)参赛选手现场比赛的分数为决赛总分,决赛总分最高 的队伍折合成 50 分,每支队伍得分以最高分队伍决赛总分为标准进行等比例折合(决赛总分=本队伍决赛总分/决赛总分最高分 *50)。 

(2)所有队伍按照决赛总分加初赛总分进行排名,总分相同时,决赛用时少的队伍排名在前。

8.评分标准:



报名及作品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