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敬长征综合赛
大赛介绍
一、赛项背景
为了传承红色基因、培育尊崇文化。在中华民族迈进新的百年征程的今天,聚焦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,将科技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、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,鼓励新时代的青少年们,继承革命先辈的理想,勇攀科技高峰。引导青少年设计创作充满科技智慧的机器人,挑战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,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辈致敬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 比赛不限定器材品牌,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参与到开放创新的科技活动中,不受成品器材限制地发挥想象力,创新性地设计和开发机器人项目。
二、赛项概要
1.组别设置:
备注:表格中标注“●”代表该组别设置对应的项目
2.每人限报一个项目;参加 RMRC 赛项的中学生均可以再报一个其它机器人赛项。
3.指导教师:不多于两人,由各学科教师、科技辅导员、少先队辅导员或校团委负责人共同指导。
4.国际赛事:RMRC 赛项与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接轨,鼓励大学和中学联合组队,大学生与中学生人数比例为 1:1;指导教师不多于三人,大学指导教师不多于两人,高中和初中指导教师分别不多于一人;优秀队员纳入拔尖人才库,推荐参加机器人世界杯 RMRC 赛项国际比赛。致敬长征综合赛中学组与 RoboCup Junior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 Rescue Line 项目接轨,优秀队员纳入拔尖人才库,推荐参 RoboCup Junior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和国际比赛。
赛事通知(规则)
1.比赛内容:
与 RoboCup Junior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的 Rescue Line
项目接轨,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,参赛选手按照赛项任务要求综合运用编程软件、3D 设计、3D 打印、开源智能硬件等先进技术设计制造机器人,并记录设计制造过程形成项目报告。按照要求提交参赛资料并参与知识问答。现场比赛要求,在规定的时间内,
机器人从起点出发,使用 1 台机器人(初中组、高中组)或 4 台
机器人接力(小学组)完成赛项任务。
2.创作工具:
(1)图形化编程软件/仿真物联网编程软件/Arduino IDE/Micropython
(2)3D 设计软件
(3) 开源智能硬件
(4)3D 打印机
3.参赛作品要求:
(1)结构/外观: 必须使用 3D 设计软件和 3D 打印制造技术设计制造机器人。
(2)尺寸:小学组长宽高不超过 25cm*20cm*10cm,中学组
长宽高不超过 25cm*25cm*10cm。
4.初赛作品提交内容和要求:
(1)报名表扫描件,PDF 格式。
(2)程序设计文件:
1)图形化编程格式文件 sb3+图形化程序完整截图;
2)仿真物联网编程 lab 格式文件+程序完整截图;
3)Arduino IDE 主程序格式文件 ino+其他模块格式文件 h 或 cpp(如有自定义模块)+程序完整截图;
4)MicroPython 程序格式文件 py+其他模块文件+程序完 整截图;
5)程序完整截图包括接线图和全部程序,如程序较多可
用多张图截取。
(3)结构与外观设计文件,t3d 格式。提交的设计源文件至少可以分解为五个部分,不得合并成整体。
(4)项目报告,包含至少 5 个步骤的机器人设计和制作过程,每个步骤包括至少 1 张图片和简要文字说明,机器人完成后的三个不同角度的实物照片,机器人的接线原理图,PDF格式。
文字内容要求参赛选手手写,字迹清晰工整。
(5)演示视频:包括机器人的基础运动功能和完成任务功
能等展示,视频为横屏 16:9,时长不超过 2 分钟,大小不超过
100MB,mp4 格式。
(6)软硬件清单,PDF 格式。
(7)提交的项目报告、视频、模型、程序等参赛资料必须相一致。
作品文件总大小不得超过 200MB。
5.初中组、高中组现场赛规则:
(1)场地示意图及说明
1)长征路线:比赛主体为长征路线图,机器人需按照路线行进,长征路线由多个拼块组合而成,可以组合成不同图案和长度的路线。
2)每个拼块尺寸为 300mm*300mm,拼块上图案不同,具体的图案和长度比赛当天公布。(样例图案如下)
3)底板是白色的,可能光滑也可能粗糙,拼块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有高度误差。
4)主体线路为深色引导线,宽度为 1—2cm,引导线为哑光面,可能由胶布粘贴而成或者喷绘而成。
5)引导线离场地边缘,墙壁,障碍物,斜坡等至少 10cm。
关键事件:赛场会呈现长征中的关键历史事件,其中部分关
键事件作为额外得分点(得分点分值不受重启次数影响,且从同
一方向通过时只计一次分数,再次通过不计分)。
(2)现场赛要求
1)比赛场地可能与平时的训练场地有一定的差别,参赛队应调试自己的机器人适应赛场环境,比赛场地可能会有突发的干扰,如闪光灯等,参赛队要做好应对这种干扰的准备,另外,本规则内所有尺寸允许有 5%以内的误差。
2)比赛开始前,参赛队在得到组委会的允许后,可以在指定的练习场地进行调试。
3)赛前队伍内指定一名队长,比赛开始后只有队长可以操作机器人,其他人员距机器人至少 150cm,比赛过程中,除非裁判允许,任何人不得故意触摸场地。
4)现场赛分为两轮,每轮比赛总时长为 8 分钟,一旦比赛开始,机器人不得离开场地,而且不能修改和选择程序,为了防止比赛队伍对场地进行预定位,可能会在比赛前更改拼块图案,
移动障碍物位置等,但整体的场地难度和总分对于每个参赛队是相同的。
5)机器人可以在根据地的任何位置重启,但垂直投影不能
超过根据地;禁止在比赛中修改机器人结构,也不能重新安装掉
落的部件,如果机器人的投影超过一半进入当前拼块,则视为机
器人到达当前拼块。
6)路线拼块得分:当机器人到达一个根据地时,将得到从上一个根据地以来通过的所有拼块的分数(含上一个根据地,不
含当前根据地);未到根据地,从上一个根据地至本根据地之间
的路线模块为 0 分,每个路线模块的分数取决于尝试的次数,第
一次尝试=5 分/块,第二次尝试=3 分/块,第三次尝试=1 分/块,
超过三次=0 分/块。
7)以下情况被视为任务中断,需要在根据地重启:
a)队长宣布任务中断
b)机器人不遵循引导路线前进(机器人垂直投影完全在引导路线的同一侧,避障等特殊任务除外)
c)机器人直接跨越到其他拼块(避障过程中存在某一个非
障碍物的模块完全没有引导路线)
8)重启没有次数限制,但裁判计时不会停止,时间用尽、
队长放弃、所有红军完全行进到会师点均算作比赛结束的信号。
9)现场赛分两轮进行,每一轮赛道顺序可能不同。
10)机器人必须自主运行,不允许进行遥控、手动控制或者 传输数据与场外通讯(例如用连接线、无线等方式)。
11)机器人必须由队长启动,且机器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坏 场地的任何部分。
12)禁止采用预先定位的程序进行比赛。
(3)任务及计分
1)爬雪山(斜坡 10 分/个):可能会有部分拼块作为斜坡 让机器人进行爬坡,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不超过 30°。
2)过草地(减速带 5 分/根):场地内可能存在固定在地板 上的减速带,减速带直径不超过 1cm,有可能斜着放置,并且减速带与引导线的重叠部分会被涂成相同颜色。
3)血战湘江(断线 5 分/段):直线路段的引导线可能会有断线,断线最长 20cm,断线前后至少有 5cm 直线。
4)娄山关(障碍物 15 分/个):场地内可能存在障碍物, 障碍物可以是砖块、石块或者其他大而重的物体,至少 15cm 高, 障碍物的位置随机,机器人必须自主识别并绕行障碍物,如果障 碍物被机器人撞倒,即使影响机器人前进也不能移动障碍物。
5)遵义会议(交叉路口 10 分/个):场地内可能存在通往
多个方向的交叉路口,交叉路口前会有绿色方块来指引接下来的
方向,机器人应按下图所示的方向行进:
6)红军会师(球状物体 20 分/个):是直径 4—5cm 的球状物体,可能位于会师地点的任何位置,会师人员的数量在现场公布(红军完全在会师点内,且不与机器人接触算作成功会师)。
7)腊子口(限高门 5 分/个):长、宽、高各分别大于 25cm。
8)胜利会师(会师区):引导线的尽头为会师任务区,会师区大小为 120cm*90cm,四周墙壁为白色,高度至少 10cm,安
全区入口地板上有 25cm*300mm 的银色反光条。会师区域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,腰长为 30cm。会师地是深色薄片,斜边有挡边,会师地将被随机放在会师任务区的一个角落。
9)根据地:每场比赛组委会会将部分非得分点模块(没有
交叉路口、障碍物等得分点的模块)设定为根据地,当机器人在
某一位置被阻碍或无法前进时,参赛队可将机器人放置于后面的根据地进行重启。根据地数量及位置现场公布(起点模块默认就
是根据地之一)。
6.小学组现场赛规则:
(1)场地示意图及说明
1)场地为 280cm*280cm 的正方形区域。
2)赛道宽度为 40cm(正负误差允许在 2cm 以内),每段赛道分为出发区、任务区、接力区。
3)场地参考长征路线分为勇往直前、百折不挠、坚定信念、
顶天立地四个赛道,其中顶天立地为最后一个赛道,其余三个赛
道顺序随机,勇往直前和百折不挠部分路段有设置挡板。
a)勇往直前:赛道可能存在坡道、草地、崎岖路面等干扰 物料;
b)百折不挠:赛道内会存在 1—3 个障碍物阻挡机器人前进, 要求机器人能正确识别到障碍物并绕开,其中障碍物位置随机, 障碍物数量随机,相关信息比赛前会告知,并且会有时间调试程序;
c)坚定信念:赛道贴有不规则引导路线,要求机器人能巡
线通过,中间可能会存在岔路和双边桥,引导路线比赛前会告知,
并且会有时间调试程序,正确路径的引导路线至少离场地护栏
10cm;
d)顶天立地:赛道末端有平放的旗杆。要求机器人移动到旗帜旁,将旗杆竖立并脱离。
(2)现场赛要求
1)为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机器人比赛,小学组现场挑战赛采用机器人接力长征赛。
2)所有机器人需散件进场(拆分至最小单元),参赛队伍
需要现场组装 4 台可以实现智能接力的机器人或可运动装置,且
尺寸不超过 25cm*25cm。
3)所有机器人必须通过程序控制,不得使用任何形式遥控 操控机器人。
4)每台机器人启动之前需停放在相应的出发区,机器人需 要启动触发装置。
5)四台机器人在指定区域内依次完成接力,获取相应的接力分,在各自的赛道内分别完成不同的赛道任务,获取任务分,
每场比赛总时间不超过 2 分钟。
6)机器人之间的接力必须以传感器接力,需要上一台机器人到达接力区,下一台机器人才可以启动,如果出现机器人之间的碰撞,不算接力失败。
7)按照总分高低排列名次,总分相同,现场赛分数较高的队伍排名靠前,现场赛分数一致,现场赛用时较短的队伍排名靠前。
8)如果机器人在行驶过程中无法前进,冲出赛道可以申请重启 (在本赛道起点重新启动),计时不停止,每次重启会扣除相应的分值。
9)现场赛分两轮进行,每一轮赛道顺序可能不同。
10)机器人必须自主运行,不允许进行遥控、手动控制或者传输数据与场外通讯(例如用连接线、无线等方式)。
11)机器人必须由队长启动,且机器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坏场地的任何部分。
12)禁止采用预先定位的程序进行比赛。
(3)任务及计分
1)勇往直前:赛道内根据行驶距离设置有 3 个标记点,达到每个标记点可获得10 分(车身投影一半以上通过标记点视为 达到标记点,标记点贴在侧板上,不影响机器人前进),本赛道满分 30 分。
2)百折不挠:每个障碍物后方 30cm 处有标记点,达到后方的标记点视为成功避障(机器人投影一半以上通过标记点视为达 到标记点),每次成功避障得 10 分(重启时,同一障碍物不重 复计分)。
3)坚定信念:赛道接近末端的位置有标
记点,成功循着引导线线到达标记点得 20 分,巡线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岔口(如有)
得 10 分,经过双边桥(如有)得 20 分。
4)顶天立地:旗杆成功竖立(垂直于地面)且脱离机器人得 30 分,旗帜成功竖立未脱离机器人得 20 分,旗帜没有竖立得 0 分。
5)接力得分:每两个赛道的机器人完成有效接力(自动感 应接力)得 10 分,共 30 分,第一赛道机器人手动启动。接力时, 机器人没有自动激活需要手动感应,不计入接力分。
6)重启扣分:手动触碰机器人,算作机器人重启,机器人每次重启扣 10 分。
7.统分与排名规则:
(1)参赛选手现场组装完成机器人得分权重占决赛成绩20%。机器人组装分数和两轮现场比赛的分数相加为决赛总分,决赛总分最高的队伍折合成 50 分,每支队伍得分以最高分队伍决赛总分为标准进行等比例折合(决赛总分=本队伍决赛总分/决赛总分 最高分*50)。
(2)所有队伍按照决赛总分加初赛总分进行排名,总分相同时,决赛用时少的队伍排名在前。
8.评分标准:
报名及作品提交
本平台支持Chrome/Firefox/Safari/360等浏览器,在IE等其他浏览器上不能保证正常运行。
实名注册并登录账号,才能提交报名资料。
如何获取参赛码
1. 进入个人中心

2. 找到比赛栏目

3. 生成个人参赛码
